欢迎访问内蒙古自治区伊金霍洛旗人民检察院 本网站已支持IPv6网络
您的位置:首页>案件聚焦

【伊检·益路行】美甲店打耳洞“越界”行医?检察公益诉讼守护"颜值安全"

时间:2025-07-16  作者:  新闻来源:  【字号: | |

近年来,在“颜值经济”热潮下,美容服务行业加速发展,混淆经营类目、违规发布广告等行业乱象也随之产生,不仅有损消费者健康权益,也不利于市场主体长效健康发展。近日,伊金霍洛旗人民检察院在开展“食药安全益路行”专项监督中走访发现,辖区内多家美甲美睫店张贴“打耳洞”广告,提供“打耳洞”服务。虽然“打耳洞”并不复杂,但根据《医疗美容项目分级管理目录》规定,“打耳洞”(医学名“穿耳孔术”)是美容外科一级项目,应当在取得《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》的医疗美容机构中,由专业执业医师在符合标准的环境内规范操作完成。美甲美睫店等生活美容场所或一般服务机构,在未取得《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》的情况下就从事打耳洞等项目,不仅违反法律规定,还存在卫生安全隐患,威胁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。因使用未消毒的穿耳工具致使顾客感染艾滋病、梅毒等疾病的情况在全国各地时有发生。

为规范和促进医疗美容行业健康有序发展,伊金霍洛旗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办案组在对无证“打耳洞”的危害性和监督必要性进行研判后,依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》《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》等法律法规,向有关行政机关发出检察建议书,建议行政机关加强对医疗美容行业的监管,并依法对辖区商户非法提供“打耳洞”等医疗美容服务的行为进行查处。

收到检察建议书后,相关行政机关高度重视,立即部署开展医疗美容行业专项整治行动,通过"监管执法+普法宣传"双轮驱动,推动行业规范治理。专项行动对辖区99家美容机构实施拉网式排查,针对生活美容机构超范围开展穿耳洞、纹眉等医疗美容项目,依法下达整改意见书69份,责令限期完善执业许可;针对器械消毒不规范、健康证过期等问题,现场指导建立标准化操作流程,监督签订《依法执业承诺书》全覆盖;专项排查美甲美睫店、服装饰品店25家,查处8家违规使用"瘦脸""填充"等医疗术语进行虚假宣传,采取"约谈+整改+公示"组合措施,其现场整改3家、限期整改5家。检查过程中积极向医疗美容机构负责人、相关从业人员进行法律法规宣传,强调合法经营、规范服务的重要性,督促机构落实主体责任,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,自觉规范使用行为,切实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,共筑牢医美行业安全防线。

下一步,我院将持续加大对医疗美容行业非法行医、虚假宣传、假货频现、价格欺诈等突出问题的监督办案力度,加强与相关行政机关协作配合,促进医美行业服务规范,切实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,让"美丽消费"更安全、更放心、更舒心,真正绘就"各美其美,美美与共"的行业新图景。


  • 友情链接: